智驾网 | 2024-06-07 16:12 作者:李令宜 0

日系车企到底犯了什么错再次集体道歉?

日系车 丰田
本次曝光的舞弊行为涉及五家企业共计超622万台乘用车,舞弊项目涉及行人安全、碰撞、安全气囊、噪声、排放等多项内容。其中本田数量特别巨大,丰田、马自达情节特别严重。

据环球时报、观察者网等多家媒体综合消息,日本国土交通省6月3日通报称,丰田、本田、马自达、雅马哈、铃木5家汽车、机车生产企业在申请车型生产认证时存在舞弊行为。


日系车企再度陷入道歉风波,但这次稍微有点大,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林芳正直接在在当天的记者会上痛批:



“这损害了我国汽车产业的信誉”。


给不太了解日本政坛架构的读者介绍下,日本内阁官房长官相当于日本内阁的秘书长和发言人,在不设副总理的情况下,官房长官在内阁中的权利层级仅低于内阁总理大臣(首相)。


官房长官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在各种事态发表代表政府正式立场的观点和言论。


所以二号人物林芳正的“痛批”也可以直接认为是日本内阁的“怒斥”。


林芳正称,“上述企业的舞弊行为损害了对我国汽车产业的信誉,动摇汽车认证制度的根基,对此表示遗憾。”


他还要求有关车企认真对消费者说明情况,并表示日本国土交通省将在调查结果的基础上“严正处理”此事。


国土交通省跟进强调:


“舞弊行为破坏了消费者的信赖,动摇了车辆认证制度的根基,令人极为遗憾”。


在日本,“遗憾”已经是非常严重的公文用词,这次舞弊行为称得上“极为遗憾”,属实是有点闹大了。


丰田、本田、马自达紧急开启道歉模式。


但道歉有用的话,要国土交通省干什么。



日本国土交通省目前已指示丰田汽车、马自达和雅马哈发动机3家公司“暂停部分目前正在生产的汽车和摩托车的出货”,并要求“对消费者作出详细说明”。


其他4家公司也将陆续接受相关调查。


顺着国土交通省的思路,我们也来吃一吃日本瓜。


01.

都有谁道歉,干了啥


根据日本披露的相关信息,本次数据舞弊行为共涉及五家公司的38款车型,其中6款目前在售,32款已停产。



丰田数据舞弊行为发生在2014年、2015年和2020年进行的六次不同测试中。


受影响的车型包括在售车型:卡罗拉Fielder、卡罗拉Axio和Yaris Cross,前两款车型行人安全防护方面,在测试速度同为35公里时,冲击角度为65度,并非法规规定的50度。而Yaris Cross 在2020年的碰撞测试中,针对后厢货物对于后排座椅造成的损坏中,使用旧的测试规范数据,并计入测试结果。


涉事四款停产车型分别为皇冠、Isis、Sienta和雷克萨斯RX,其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皇冠、Isis的安全气囊依靠定时器触发安全气囊,并以测试结果进行认证。


Sienta在行人安全防护方面,测试结果在申请认证时,仅使用一侧数据提交,并非提交两侧实际撞击测试结果。


而在2015 年 Lexus RX 在发动机测试中,丰田透过调整电脑控制数据,修改成符合预期达到的输出表现,并应用于测试结果。


截至今年4月底,该公司测试违规行为所涉及的车辆总数约为170万台。


对此,丰田汽车召开记者发布会,会上,丰田集团社长丰田章男和公司其他高管向客户和利益相关者鞠躬致歉。


丰田章男称:“作为丰田集团的负责人,我就此由衷道歉。”


丰田还表示,后续调查内容涉及车辆燃油效率和排放相关的问题,日本相关部门计划在6月底前完成调查。


受此消息影响,6月3日收盘,丰田股价下跌 1.8%。


丰田汽车表示,将暂时停止三款车型在售车型的生产、发货和销售。伴随着日本政府的调查,丰田位于东日本宫城县的大衡工厂和岩手工厂共计2条生产线将暂停,公司预计,或将对1000多家采购单位产生影响,之后会对部分供应商进行补偿。


但尽管如此,丰田仍着重强调相关车辆不存在违反法律法规的性能问题,因此用户没有必要停止使用。


另外丰田北美和丰田中国也分别向各自市场澄清,涉事车辆并不涉及北美/中国市场,请用户放心。


据广汽丰田官方微博,丰田中国6月3日就认证申请问题发布声明称,就日本市场部分丰田车辆认证申请不规范给顾客带来的担忧表示诚挚的歉意;经过确认,一汽丰田、广汽丰田与雷克萨斯在中国市场销售的车型与本次事件无关,相关认证实验按照中国法律法规,在中国管理部门的监督、指导下完成,不存在安全和品质问题;今后,丰田将继续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秉承公开透明的原则,为广大中国消费者提供安心、安全的产品和服务。



最新消息显示,作为日本汽车出头鸟的丰田已经在4日接受日本国土交通省根据《道路运输车辆法》的进驻调查,工作组进入位于爱知县的丰田总部。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调查人员将询问丰田相关管理人员,检查有关安全测试的文件等。报道称,丰田是日本具有代表性的车企,政府对这样的企业进行入内检查十分罕见。


工作组目前尚未公布相关消息。其他4家公司也将陆续接受相关调查。



马自达共存在五款违规车型,两款在售车型——马自达 2与Roadster RF跑车因为工人修改了发动机控制软件的测试结果,目前已经已经停产停售。


三款停产的车型分别为昂克赛拉、阿特兹以及MAZDA 6,三款面向日本本土市场的热销车型被曝在碰撞测试造假。


在50km/h正面碰撞实验中,三款车型与丰田一样,依靠定时器触发安全气囊,而不是依靠车载传感器来检测撞击。


本次事件涉及车辆总数为15万辆车,至于停产车辆,官方尚未公布后续解决方法。


马自达社长毛笼胜弘3日也在记者会上表示:


“让使用马自达汽车的顾客感到担忧,对此感到愧疚……我深刻对待作为经营方的责任。”


嗯,上次看到他还是在北京车展现场,果然站直了跟鞠躬看上去长得不太一样。


受此消息影响,马自达当日股价下跌3.3%。



有丰田和马自达“珠玉在前”,本田的问题衬托得反而稍微小些。


日本本田汽车公司发布信息称,自2009年至2017年10月的八年多时间里,该公司发现约22款已停产的车型在噪音测试中有造假行为,8款已停产车型在发动机/电机输出测试中存在造假行为,并于5月31日向日本国土交通省报告了这些情况。涉及的车辆总数约为435万辆。 


本田对于由此引起的任何担忧,向客户、供应商和其他利益相关方表示歉意。


但本田同时称,已进行了内部技术验证和实际车辆测试,并确认车辆符合规定的法律标准,相信成品车辆的性能不会受到相关法规的影响。


因此,目前正在使用相关车型的客户无需采取任何相关措施即可继续使用。


上述三家乘用车企业涉事车辆共计超过620万台,其中仅丰田中国针对中国市场问题作出回应。


其余两家涉事车企分别为铃木汽车和雅马哈。其中铃木汽车表示,其约2.6万台轻型车奥拓曾在刹车测试中存在违规,但违规的是 2014年12月至 2017年12月销售的奥拓的商用车版本。铃木表示,在2016年曝出排放测试造假问题后,强化了内部管理,目前不存在违规行为。


雅马哈出问题的车型并非汽车,而是在售的YZR1 摩托车,该车的噪音测试未按规定进行,还有两款已停产车型,在警报器测试中存在测试造假。雅马哈强调,其在内部重新按照规定进行了测试,确认符合标准,而已出货车辆是否存在问题尚不确定,目前这 YZ-R1 已停止出售。


总结一下,丰田、马自达、雅马哈的造假行为涉及各自企业的部分在售车型和停产车型。本田、铃木的造假行为仅涉及停产车型。 


其中,本田数量特别巨大,丰田、马自达情节特别严重。


02.

也不能总是道歉


近年来日本国内多家知名制造业企业接连陷入丑闻,日本制造业遭遇空前严重的信任危机,日本大型车企几乎都出现了造假问题。


本次“群体道歉”自然也再度引发“躬匠精神”调侃。


但需要指出的是,日本本土媒体和行业在信任危机频发之后,也总会有人开始思考。


日本《朝日新闻》在去年“大发碰撞测试造假”事件后评论:


“丰田汽车子公司及关联公司,接连出现品质违规现象。这一事态可能会导致日本制造业整体的信任被动摇。巨型化集团的统治健全吗?管理层是否有轻慢?有必要严厉地自我反问。”


此次事件爆发后,日经新闻也发文担忧造假事件频发恐将影响日本GDP:


中西汽车产业调研公司的首席分析师中西孝树认为,丰田和马自达的减产规模在2个月内很可能达到2万~3万辆。瑞穗Research & Technologies的酒井才介指出,“由于此次问题,5~6月迈向正常化的步伐可能会放缓”。


本次事件的一部分原因正是日本国土交通安全省在“日野、大发”事件后的反思倒查行为。


据日本广播协会(NHK)网站3日报道,自2022年以来,日野汽车、丰田自动织机、大发工业被爆出一系列舞弊行为。日本国土交通省指示共85家汽车生产公司调查是否存在类似情况。


截至5月底,除丰田汽车、马自达、雅马哈发动机、本田技研工业和铃木上述5家车企外,其余64家公司报告称没有发现造假行为,16家公司报告称截至5月底尚未发现造假行为。


日本国土交通省称,今后将结合现场检查以及相关结果,基于相关法规进行严肃处理。

智驾注:本文转载来源为智驾网,由AutoR智驾转载。
收藏 0 分享:
相关文章
关于智驾 关于投稿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