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驾网 | 2024-06-07 16:07 作者:老贾 106

上汽大众的反击

合资品牌 途观L Pro
在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没有一位跨国巨头可以置身世外,上汽大众的反击看似是被动的,但事实上中国异军突起的智驾、电动产业链给了他们迅速迭代产品的历史性契机,这本身是一场难得的双赢,那就是如果他们在中国市场取得成功,那么也同样具备了在世界其它市场领先的能力。

合资品牌要崩盘了吗?


这并非危言耸听,有现实冰冷的数据支撑:中汽协发布的国内乘用车市场4月产销数据分别为204.8万辆和200.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5.2%和10.5%,其中自主品牌市场份额达到了惊人的63.5%。与之相比,合资品牌的市场份额除了德系车和日系车的市场份额勉强保持在10%以上,美系车、韩系车、法系车等市场份额只能维持在个位数。


但德系兄弟,一汽大众同比下滑15.6%至11.9万辆;上汽大众同比下滑21.7%至7.8万辆。而南北丰田的情况更糟,广汽丰田同比下滑32.1%至5.2万辆;一汽丰田同比下滑31.3%至4.9万辆。


不客气地说,中国市场的节奏已不再是合资品牌主导。


问题是这是短期现象还是长期结果。


01.
大众途观L Pro的三张牌


5月30日途观L Pro在成都上市,这是上汽大众自疫情爆发以来举办的规模最大的活动,媒体众多,上汽大众全员上阵,并调运了60多台途观L Pro至成都让媒体第一时间驾驶评测。


图片


这是一场反击战。


上汽大众打出了三张牌:



油电同智、


油电同权、


提出“拥车成本”概念:主打三年8折回购、



当然还有第四张牌,邀请朱一龙代言。


邀请明星代言是传统车企的常规套路,更接近于一种广告形式。


这其中最核心的就是油电同智、油电同权、三年8折回购,前两个涉及产品定义、三年8折回购意图在没有尽头的价格战中抽离出来,向用户提供一个购车的新视角。


这三张牌能让途观L Pro成为爆款吗?


图片


首先从价格上来看,一致的评价是此次上汽大众定价十分大胆:途观L Pro共推出6款车型,售价23.68万元-26.68万元。


乍看之下,这不是一个让人解渴和产生购车冲动的价格。


图片


对于为何如此定价,上汽大众俞经民给出的解释一是要考虑上汽大众的品牌价值,照顾老车主的二手车保值;其二是从拥车成本上,途观L Pro全方位让利消费者,一是上汽大众提供三年8折回购,二是限时免购置税、3年免费保养。


拥车成本是相对于购车成本而言的,上汽大众总经理贾健旭列了一个拥车成本公式:拥车成本=买入价格-卖出价格+购置税。


套入途观L Pro的起售价,我们可以得出23.68万-23.68万*80%+0元(购置税)=4.736万元。


也就是说,途观L Pro三年的拥车成本仅为4.736万元。


在上汽大众团队看来,免去购置税,已经让途观L Pro实现了和电动汽车一样的购车门槛,而三年8折回购是回击电动汽车频繁降价、不保值的命门。


简单地说,途观L Pro的竞争对手就是国产新能源汽车,再不是丰田、本田,一如三年前的造车新势力抱团,新能源汽车才是合资品牌的共同对手。


而当下合资品牌的第二个弱点即是智能化落后,上汽大众通过与大疆车载合作,实现了L2+级的智驾水平,具备自适应巡航功能,与腾讯、科大讯飞合作,实现了座舱智能化。


02.
途观L Pro是一个样本


上汽大众打出的这三张牌,针对性、话题性和实用性兼具,但也有一个问题,三年8折回购能做到吗?今天的中国市场新能源汽车降价频次多,而燃油车降价的幅度却更高。北京BJ30已经降到10万以下了,北京现代的多款车型已经下探8万元。


三年之后,途观L Pro新车的价格会不会降到当下8折的价格?上汽大众如何兑现承诺?亏本回收?


二是,喊出油电同智,与中国本土供应商合作,能追上全栈自研车型的智能化体验吗?


对于三年8折回购,俞经民回应说:


“大家不必担心我们会有财务负担,也不用担心我们无法兑现承诺,我们与上汽保险公司直接购买了保险,有金融托底方案,保值回购是确凿无疑能够实现的。”


而在回购条件上,一个涉及行驶里程三年不超过9万公里,一个涉及出险量:三年出险金额不超过保险价值的30%。


三年行驶9万公里,接近绕地球赤道2.25圈,根据数据统计,大概只有1%的用户会超过这个标准,这个条件主要是规避将车辆用于营运目的的用户。


而出险金额,上汽大众基于对所的数据的分析,仅1%的用户出险后的理赔金额会超过30%。如果发生比较严重的结构性损伤,回购的价值会基于用户车损情况来协商。


“我们能够承诺1年内行驶3万公里,或者3年内车辆没有重大事故,这些都是可以量化的,清晰可见的。”俞经民解释说。


此外在操作经验上,上汽大众品牌营销事业执行总监傅强表示:上汽大众早在2020年朗逸即向市场推出了保值回购的产品,今年,ID.3又推出了3年6折保值回购置换政策,第一期购买的用户已经有很多进行了8折回购,此次是一个全面升级版。这个产品在市面经历4年打磨,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一例用户投诉。


图片


不过8折回购之所以可以跑通,一在于有保险公司接受3年8折,二是在于上汽大众在新车、二手车两个市场都是成熟的玩家,“上汽大众1000家授权经销商不光卖新车,还有认证二手车,能像新车一样做分期付款、质量担保,做保值回购置换。二手车透明了,这个市场才成熟,结构才合理,二手车才有去处。”俞经民强调,8折回购的核心是让新车不跌价,稳定拥车成本,给先购车的用户托底。


以三年8折回扣的“拥车成本”概念对抗中国市场的跌跌不休的价格战,途观L Pro能一炮打响吗?


客观地说,这种方式需要耗费不小的推广精力,让用户理解、认知、认同,没有直接降价来得直接、粗暴。


但也正如俞所言:““如果只是卷价格,拿出了卷死自己才能卷死别人的态度,怎么能算是品牌战略呢?”


中国汽车市场持续两年的价格战已让整个行业气喘吁吁,裁员、停工的新闻不绝于耳。


上汽大众和贾俞组合打出的这一张牌,有诚意,有手段。


不过,途观L Pro成否扭转上汽大众的时与势,核心还是产品本身够不够硬。


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强势,不仅仅在销量上,在价位上也在向上突破,从20万至30万元区间,都有占据Top3的中国自主品牌。


这背后是中国用户对汽车功能需求发生了重大变化,智能座舱、智能驾驶体验正成为购车中上升最快的因素。


那么途观L Pro喊出的”油电同智“能追平市场上的表现吗?


在智驾方面,大疆车载其实是大众细心选择、重点培养的中国本土公司。


大疆车载谢阗地曾向智驾网表示,没有大众项目,就没有大疆车载。


大疆车载负责人沈邵杰在发布会现场直言,大众与大疆车载的合作始于6年前。对此,俞经民说”沈总提到双方共同研发合作了6年的时间,我内心确实有些感慨。上汽大众对于产品的标准和要求非常严格,我们的产品需要经过长时间的测试和试验,包括数百万公里的耐久性测试,这一直是大众品牌对品质的不懈追求。“


6年时间是什么概念呢?


2010年途观上市 ,2017年发布了途观L,时隔近7年有了今天的途观L Pro。


大疆车载的智驾方案是国内相当独到的惯导双目方案,可以实现0-130km/h全速域的L2++级驾驶辅助功能。


图片


途观L Pro的高级自适应巡航Pro版支持360s以内车辆自动跟随前车行驶;车道保持系统Pro版能应对曲率半径75m以上的弯道,可覆盖全国大部分弯道场景;此外,途观L Pro具有智能拨杆变道以及智能避障功能,还可以轻松应对加塞变道。


智驾网团队分别在深圳和成都体验过大疆车载的7V和5V方案,大疆是国内鲜有可以在7000元成本内,依靠7V做到城市高阶智驾的公司(《走进大疆车载:一个悄悄靠近智驾王位的低调团队》)。


途观L Pro采用的是5V方案,比市场上同级车型配备的L2功能要更丰富,在城市道路也可以开启自适应巡航,体验过程中可以应对加塞和突然出现的行人。


一个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强于当下所有的合资品牌,与自主品牌阵营相比,在L2级别有优势。


这是当下合资品牌车型中,最适合中国路况和驾驶员操作习惯的智能驾驶。


另据相关人士透露,搭载大疆车载城市高阶智驾方案的车型有望明年发布。


在智能座舱方面,途观L Pro打造了一个6屏交互的数字空间,是当下唯一有11.6英寸的副驾娱乐屏的合资车型。


图片


其专为中国消费者设计的车机交互系统,语音交互由科大讯飞提供,支持方言识别,车联生态由腾讯车载生态打造。


图片


上汽大众全面拥抱了中国本土科技公司。


在一定意义上,途观L Pro是一个样本。


”我们对油电同智是坚定不移的,要把这个空白弥补掉。除了途观L Pro,帕萨特Pro 预计9月份跟大家见面,随后途昂Pro也将一脉相承完成升级。“俞经民强调:”我们的宗旨非常明确:无论是燃油车还是电动车,都要同步推进。“


03.

上汽大众并非被动的反击


虽然今天中国新车市场,新能源占比已经超过了50%,但俞经民引用了一组数据,国内81%的家庭只拥有一辆车,电动车的份额虽然越来越高,但用户远距离出行的里程焦虑依然难以避免。因此,很多人还是倾向于购买燃油车。”


那么填补燃油车智能化的空白点能扭转燃油车在中国市场的颓势吗?


“只要汽油车的需求还在,我们要做的就是全力以赴,用自己的资金投入,而不是借钱来做。我们要保证自己企业的生存,才能兑现对用户的承诺。”


现在上汽大众的三张牌已经打了出来。


而中国汽车市场的环境会不会发生改变呢?


今天(6 月6 日)在2024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上, 广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曾庆洪大声疾呼:“没钱赚、没有效益,企业不可能生存,没有企业能亏几百亿,你们看看年报,怎么做?”


他呼吁国家有关部门出面适当介入当前过度卷的现状,以恢复有规律的市场秩序,“新能源汽车、纯电占了50%的时候,建议政府部门研究一下‘油电同权’。”


中国汽车市场的非常态,改变了这个产业多年来通行的很多规则,也提升了中国市场产品的形态,但普遍不赚钱一旦恶性循环,所有人都无法逃避。


图片


在一众压力巨大的合资品牌中,大众集团是积极求变,努力追赶适应中国本土特点的品牌,他们不仅主动扶持像大疆车载这样的新创科技公司,也主动拥抱小鹏汽车这样的本土新势力,而上汽大众则承载了与中国本土科技公司碰撞、打磨,在转型中学习、成长的角色。


在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没有一位跨国巨头可以置身世外,上汽大众的反击看似是被动的,但事实上中国异军突起的智驾、电动产业链给了他们迅速迭代产品的历史性契机,这本身是一场难得的双赢,那就是如果他们在中国市场成功,那么也同样具备了在世界其它市场领先的能力。

智驾注:本文转载来源为智驾网,由AutoR智驾转载。
收藏 0 分享:
相关文章
关于智驾 关于投稿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