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驾网 | 2024-06-05 13:30 作者:零酱 0

中国新能源五月销量榜:一个看向全球前十的排名预演

销量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每月的销量表不仅仅是中国品牌位次的调整,它正如一只蝴蝶在东亚大陆轻轻挥舞,却正在全球引发一场制造业兴衰的风暴。在这张表里是不是有进入全球前十的中国品牌呢?答案是一定的,因为已至少有两家已在其中了。

6月1日,在深圳李斌拉着余承东录视频:


“余总,你觉得未来世界前十的汽车品牌中有几家来自中国?”


余承东回答说:”50%到70%吧?“


”那就是七家,我觉得五家“


李斌同样对未来高度看好。


在他们对话的同时,中国相继有20家汽车品牌公布了其五月的新能源汽车销量。


蔚来创造了其成立以来最好的销量,20544台,李斌去年立下的目标终于达标,而余承东推动的华为系首次以鸿蒙智行的品类推出了销量表单:30578万辆,也是历史新高。


但是落后于在过去一个季度大举裁员,反思纯电战略的理想汽车,理想汽车实现了3.502万辆。理想没有如那些唱衰者所预言的那样被打回原形,而是在调整策略后,依然在蔚小理中占据头名。


但是无论名次如何,这过去的五月是迄今中国市场新能源汽车品牌表现最好的一个月,在我们统计的已公布数据的25家品牌中,共销售了70.5522万辆。


在中国新能源市场高歌猛进的同时,合资品牌相继传出广汽本田裁员、通用裁员,与此同是中国新能源汽车海外市场的风险也在加大,美国在5月宣布对中国产电动汽车征收100%的关税,欧盟的征税风暴也正山雨预来,长城汽车关闭欧洲总部全员裁撤。



而好消息是日经中文网引述MarkLines的数据,称来自中国的吉利在1~3月的全球新车销量同比增长27%,达到73万辆,力压德国梅赛德斯·奔驰集团和宝马排在第10名。这是中国企业按同一期间计算首次进入前10。比亚迪(BYD)、中国长安汽车集团、奇瑞汽车和上海汽车工业集团等4家企业也进入了前20名。


这让欧美警惕感加强。


这不是中国车企首次进入全球Top10,同样来自MarkLines的数据显示,比亚迪在2023年已经进入了全球年度前十,在崔东树发布的数据中,1-5月,吉利与比亚迪并列全球第十。


简单的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每月的销量表不仅仅是中国品牌位次的调整,它正如一只蝴蝶在东亚大陆轻轻挥舞,却正在全球引发一场制造业兴衰的风暴。


在智驾网整理的这张销量排名表中,看见的自然不仅仅是中国市场的变化。


01.

回春四人组


截止今天夜间,共有25家汽车品牌公布了其新能源汽车销量,总来来看,本月新能源市场整体呈现回春态势,其中以“回春四人组”——埃安、蔚来、小鹏和哪吒表现最为亮眼。

但春天与春天,还是有所不同的。



在本年二月销量跌破两万后,埃安每月往前拱一点,终于在五月重回四万,在纯电市场再次回到千年老二(未计算特斯拉销量)的位置,比亚迪固然无法超越,但也没有谁能超越埃安。不过在引入混动车型数据之后,不得不后移两个身位,位居五菱、奇瑞之后。


但需要注意的是,埃安的高端品牌“昊铂”已经发布一年多,但除了前几月外,埃安官方一直没有主动更新昊铂的销量。


做企业向来没有什么“锦衣夜行”的美德,如此低调,大概原因也可以猜测。


虽然没有销量的消息,但昊铂官方在日前宣布,昊铂将推出一款全新车型——昊铂GT全球款。根据官方消息,昊铂GT全球款将重磅发布国际领先的智驾补能等技术,以全系800V架构+710km超长续航为基础,开展全球化的布局,在国际舞台与特斯拉展开正面竞争。


特斯拉目前尚未公布其5月全球销量,但作为参考,其4月全球销售5.3万辆。



蔚来在过去的5月份销售新车20544辆。这个成绩对蔚来而言意义重大,这是蔚来历史上第二次月交付过两万,也是成绩最好的一次。上次超过两万要推到2023年7月,彼时销量数据为20462。


推动蔚来5月销量大幅增长的主要因素,是基于车电分离的电池按月租赁的BaaS购车方案。据悉,5月选择BaaS方案的购车用户,已经超过了80%。


交银国际汽车分析师Angus Chan指出,该政策吸引了大量新用户的同时,还有效提升了老用户的忠诚度,从而有力推动了销量的大幅增长。


根据蔚来公布的最新数据,截至2024年4月,蔚来已累计布局换电站2411座,同时还累计布局充电站3790座、充电桩22092根。此外,接入第三方充电桩的数量也超过了102万根。


在5月15日发布旗下第二品牌“乐道”时,蔚来总裁秦力洪也透露,该子品牌也将采用BaaS模式,其后续换电站将兼容Nio、乐道和已经与之合作换电其他车企。


日前,李斌透露,车企与之合作换电后,其单车将增加1000元左右的成本,参考国内新能源车型的毛利率,这一数字并不算低,但想到可以占2000多座换电站的便宜,目前已有七家车企加入蔚来的换电联盟。何小鹏也曾半开玩笑地表示,等换电站数量增长到4000时,可能也将加入换电。


5月31日,蔚来能源获武汉光创基金等机构15亿元人民币战略投资,其未来正被多方看好。


这是否意味着蔚来即将走通换电模式的闭环?相比于秦力洪此前预计2030年的闭环时间表,略有提前呢?


考虑到当下坚持纯电路线的蔚来是与特斯拉一样的坚定不动摇派,我们当然希望蔚来的闭环早日完成。



回春小队第三家是与李斌同乘高铁的小鹏,但同行不同量,小鹏汽车在去年四季度连续三个月破两万后腰斩式下跌至四位数,本月终于爬升到过万,整体成绩为10146 。


在其五月下旬公布的一季度财报中显示, 季度营收达到65.5亿,同比增长了62.3%,其中服务及其他收入这一栏实现了10亿元的收入,同比增加93.1%。这笔来自大众的“技术服务费”让小鹏股价一度攀升。


一季度毛利率为12.9%,是支撑小鹏股价上升的另一个因素,这一数字在去年同期仅为1.7%。


何小鹏在财报电话会上将毛利率的增长归功于纯电MPV车型X9高成交价。


但这款“本命车型”5月交付1625辆,相比本年1-4月的销量(2478、1448、3946、1959)已经出现后续乏力的现象,何小鹏此前提出纯电车取代燃油车需跨过的充电网络、充电速度、电池价格三个门槛在MPV车型上体现得尤为突出。


如何挺过尚未结束的二季度,依然是何小鹏和已经重组的小鹏高管们需要挠头的问题。


看看本月发布的第二品牌MONA,能否是拉动小鹏汽车的销量的回春丹。


同样依靠单一车型力挽狂澜的还有哪吒汽车。


5月9日开启交付的哪吒L让哪吒汽车也久违地感受到了产能紧张的快乐,甚至开始需要每天补贴50元感谢下单用户等待。


哪吒L的爆单一方面源自首款增程车型对销量的明显拉动作用,另一方面,努力拥抱新模式的哪吒汽车CEO张勇也终于获得了流量的收益。


6月1日,哪吒汽车的投资人、国产新能源车气氛组成员周鸿祎公开调侃张勇没有“网感”:


“原来都跟用户吵架,翘二郎腿”,“我经常批评他,现在他也做直播,对订单帮助很大。”


“连张勇都能做直播,99%的企业家都能做。”


02.

沉默的进步者


除了上述回春企业,大多数新能源企业稳定而欣喜地保持同环比双增长,让整个榜单超2/3的企业都在本月完成了过万的销量。


其中,极氪和零跑位列第二梯队一二名,巧的是,这两家公司在5月也以各自不同的方式,踏入海外市场。



5月10日,极氪在美国纽交所挂牌上市,开盘当天,从发行价21美元跳涨至26美元的开盘价,然后继续一路上涨,最终收于28.26美元,市值为68.98亿美元(约合498.5亿元)。


而极氪的销量一直保持着持续增长的态势,虽然环比看似进步缓慢,但看同比已是翻番态势。


长期来看,极氪在中国市场的关注度和美誉度都在上升,在纯电市场其已经远远将小鹏汽车甩在身后,在高端市场,正与蔚来呈现出咬合竞争的态势。


与极氪相比,依赖增程获得高增长的零跑汽车虽然纯电市场表现一般,但顺应了市场变化,一直在这场竞争中没有被挤出前十,同时在出海等新潮流中握住了先机。



5月14日,零跑和Stellantis集团的合资公司正式组建完成,该合资公司目前正筹备C10和T03两款电动车型在欧洲的上市。


零跑汽车董事长朱江明也在近日的论坛中表明,一旦欧洲公布“令人震惊”的关税政策,已经建立合资公司的零跑将与Stellantis集团在海外生产销售零跑车型,朱江明将其形容为“领先了一个身位。”


二梯队更多的是长安集团与吉利集团的犬牙交错,差不多的价格定位和差不多的动力形式让二者看上去像是汽车行业的肯德基和麦当劳、OPPO和vivo、到底是肯门常在,还是麦门永存,看个人喜好就行。


要是没有那群讨厌的优等生该多好。


岚图和阿维塔应该也是这么想的。



与无惊无险的其他品牌相比,上汽通用新能源的7443就略带苦涩了。尽管上汽官方已经否认工厂2-3个月“高温假”传闻,但销量数字没办法否认。同为上汽集团品牌的ID.家族新车销售10503辆,也仅仅是个中庸,谈不上有多出色,当然做为这份榜单中唯二的合资品牌,可以说,当下真正认真做新能源的也就通用和大众,而大众是唯一销量过万的品牌。


03.

房间里的第一梯队


尽管五菱在成文最后一刻公布了5月销量挤进榜单第二,但数字改归改,仅靠星光、缤果和MINI EV的五菱不得不承认,在新能源领域风头不在。


宝骏悦也仅完成了1767的销量,列表内只排在仰望前面。一个悦也,一个越野 ,不得不说,也是种奇怪的缘分。


在最近的流量争夺战中,曾经的神车也努力了。


上汽通用五菱品牌事业部副总经理周钘在月底的一场AEB测试中,本人坐在一台静止的悦也PLUS里,另外一台悦也PLUS则以时速70公里直接头对头开过来。


无法刹停就损失老板。


但即便这样,悦也依然没迎来什么流量。


没被撞,但有点悲壮,热闹都是别人的。



在这张表单中,智驾网最关注的是理想的数据。


在发布一季度财报后,一直很有热闹的理想美股大跌,随即又被媒体报道理想汽车将裁员近万人,为防止闹事,员工甚至每日需过安检才能进厂。


目前理想针对裁员风波尚无官方回应,但发销量的速度依然第一。


2024年5月,理想完成35020台新车交付,连续两月战胜问界重夺新势力销量第一。此外目前理想汽车累计交付774571辆,位列新势力第一。


更让理想顺心的是,以往与其缠斗的AITO问界这次并没有出现在榜单中,取代他的是组团作战的“鸿蒙智行”,全系交付综合排在理想之后:


2024年5月鸿蒙智行全系新车(问界M5、M7、M9及智界S7)交付量达到30,578辆 ,环比增长3.19%,其中问界M9在5月交付了15,873台。


鸿蒙智行的一大好消息是,本年交付总和位列新能源汽车表单第二,达到150647辆,仅低于比亚迪一家。


没有单独公布智界的销量让人不得不猜测是否其销量并不客观,作为对比,智界S7上月交付4546辆新车,1-4月全年交付9141台,不足问界M9一款车型5月交付量的六成。


余承东透露,5月份是产品调整期,主力销售产品换代导致短期内销量下降,预计6月份销量将重回快速增长。这一说明或许是针对4月23日刚刚换代的问界新M5,据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该车一个月内大定数量已突破20,000台,于5月15日开始交付。


在公布销量的前两天,问界发布了M7的改款车型——问界新M7 Ultra,上市24小时后,该车订单突破12000台。同日,享界S9也开启预定, 预计售价区间为45-55万元,并计划于8月上旬正式上市。


第一梯队还有比亚迪,谁要跟比亚迪比,何况它还刚刚公布了所谓“油耗2时代”的第五代DM技术。


六月的销量表,好看了。


04.

奇瑞值得另起一段


去年10月,奇瑞董事长尹同跃公开表示,奇瑞2024年在新能源领域将“不再客气”。


而在今年4月直播中,尹同跃却称以上言论是“自己挺后悔的一段讲话”,因为这不符合自己过去的人设,也不符合年龄:


“六十多岁的人,怎么这么不成熟,还说大话呢?”


直播间一片笑声,我也以为尹总偶像包袱不小。


但他随即给出了奇瑞的目标,和时间表。


“奇瑞到今年年底无论如何要成为行业第二名,要看到王传福(比亚迪创始人、董事长兼总裁)的背影。”


“奇瑞最晚今年6月进入行业前三,到年底成为第二。”


再贴一次,看看这张表单吧,四月出目标,五月就完成了?!


这算什么“大话”,这就是计划好吧。


在奇瑞的计划中,将在未来20个月内推出24款超能混动和15款高端纯电新产品,“基本实现全面新能源化”。


略显可惜的是,奇瑞的销量表“网感”稍差,并未单独公布各品牌的新能源销量榜单,但参考纯电品牌iCAR品牌首款产品5月份销量为6668辆,作为仅有单一在售车型的新品牌,iCAR这一成绩基本达标。


最近智驾网奇瑞写得不少,可以从下列文章梳理一下最近一个月的新能源动向。


《风云T9砍3万上市,奇瑞疼吗?》

《为了星纪元ET,奇瑞拼了》

《尹同跃重新定义中国车企与华为的关系》


再次感叹一下,6月的销量表,要好看了。


写在最后:


截至发稿,尚未公布新能源销量的集团有且仅有长城汽车一家。


这让此前刚刚关闭欧洲总部的长城集团在新能源领域的焦虑显得更为具象。



当地时间5月28日,长城汽车德国有限公司(GWMD)召开全员大会,宣布将关闭位于慕尼黑的欧洲总部,在8月底前解雇所有员工。


长城在欧洲销售的主要车型为GWM Ora 03、07和GWM Wey 03、05,即国内的欧拉好猫、闪电猫和魏牌摩卡、拿铁。


彼时这种抛弃“猫狗”而改用与车辆尺寸相当的数字命名被国内媒体评价为长城迈出改变的第一步。


但欧洲市场并没给出期待的回应。


根据欧洲市场研究机构数据,今年1-4月,长城汽车欧洲市场销量为1621辆,虽然同比增速达到3位数,但基数太低。欧媒暗示长城对欧洲市场前景失去了信心。


不过在新能源战略上,长城集团确实在不断调整,在不久前的长城工厂马拉松期间,一位长城高管表示,在新能源市场,长城坚持不赚钱的业务不做。


也就是说更专注于混动,而对纯电动在欧拉之外,没有再扩张的举措。


在长城汽车公布的一季报中显示,其营收428.6亿元,同比增幅达到47.5%,增速创下自2022年第一季度开始连续八个季度的新高。净利润方面,更是同比暴涨超17倍,达到32.28亿元;但净利润同比大涨的背后,也有2023年一季度低基数的因素影响。


从销量来看,2024年第一季度,长城汽车销售新车27.53万辆,同比增长25.11%;其中,新能源车型销售5.92万辆(占比21.5%),同比增长112.82%。但相对其他头部车企,长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相比较弱。


据“趣解商业”了解,2024年一季度,长安汽车销量约69万辆,比亚迪销量约62.6万辆,奇瑞集团销量约53万辆,吉利汽车销量约47.6万辆;对比自主五强的其他车企,长城汽车一季度销量仍相对垫底。


最后说两句新军小米。


小米汽车5月交付8630台,这一数字虽然在列表中下部,但对于一台仅上市两月的企业已算不易, 并且小米汽车在手订单充足,至少还有7万多辆等待交付。


为了缩短用户等待提车的时间,小米汽车工厂将在6月开启双班生产,当月至少交付1万辆。对于2024年全年交付目标,小米汽车原定10万辆,现在要冲刺12万辆。


8630这一数字,是十分强调“性感”的智己4月销量的2.3倍,而5月的销量,智己目前还没公布。


以上即是热闹的新能源市场的红五月,新格局,也是新希望。


但是谁能长青,只能用一个更长的维度,一个月的胜负从来不是胜负。


智驾注:本文转载来源为智驾网,由AutoR智驾转载。
收藏 0 分享:
相关文章
关于智驾 关于投稿 商务合作